医学基础部课程建设总体规划
浏览次数:  加入时间:2007-12-01 11:21:24 

  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基础,更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工作。涉及到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状态与质量、特色项目等方面。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加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基础工程。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搞好课程建设工作,带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根据《2024年澳门原料免费课程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和《2024年澳门原料免费十一五发展规划》,特制定医学基础部课程建设总体规划。
     
一、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结合系部实际,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各门课程的特点,将着力建设对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作用大、影响深、教学覆盖面广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加强课程建设,培育高素质教师,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经过5年努力,使我系所有课程均达到合格标准,并逐步将其建成校级优质课程。其中建成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全面优质的高水平的课程教学平台。通过长期持续地多层次建设,争取一批课程达到国内同类院校的先进水平。
  医学基础部课程建设年度规划表

年度

校级
合格课程

校级
优质课程

校级
精品课程

省级
精品课程

国家级
精品课程

2005

3

1

1

 

 

2006

4

1

1

1

 

2007

3

2

2

1

 

2008

1

3

2

2

 

2009

0

3

2

2

1

  二、建设思路
  确定精品课程目标,分级建设,择重支持,竞争评估,择优选择,滚动进出。根据医学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认真制定精品课程规划,按照《学校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从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特色项目等方面着手制定出具体目标和实施措施,并建立课程负责人制。
  三、建设内容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师资队伍最优化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建设一支教师素质优良、结构层次合理、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前提,也是课程建设的一项长期性工作。
  (1)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教师具有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建立一支教育理论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教风严谨、勇于进行教学改革的教学骨干队伍,争取各教研室70%以上的教师成为教学骨干。
  (3)拥有掌握本专业知识的最新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带动教研室开展工作,并年均发表论文1篇以上。
  (4)优化教师结构,建立一个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梯队状况良好、教学水平稳定、教学效果好、团结协作的教学群体。
  (5)优选任课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保持主讲教师教学效果好的不低于任课教师的80%,高级职称教师上课率达到100%,主讲教师90%以上具有讲师以上职称。
  2.提高群体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过程规范化
  提高教学质量是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不但是备课、讲授、辅导、考核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反映,也是教书育人及学生能力发展的综合体现。
  (1)教学过程规范,包括授课计划规范、理论备课规范、课堂教学规范、考试考核规范、教书育人规范,把提高群体教学质量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2)落实备课规范,提高课程授课计划质量。开展集体备课,钻研大纲,研究教材,掌握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研究和掌握教学方法。
  (3)开展教案设计,建立优质教案。进行主讲教师负责制,开展教案设计,每位教师提交某阶段的教案,教研室通过评定,交流后存档,逐步提高整体教案水平。
  (4)抓住课堂教学中心环节,争取最佳教学效果。执行课堂授课规范,做到内容熟练、概念准确、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语言精炼、板书工整且布局合理,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5)建立听课与评课制度,提高群体授课质量。每学期由系部主持2次教学观摩课或公开课,每位教师还必须相互进行听课评课,通过观摩和听课评课,共同促进授课水平提高。
  (6)教师通过在职进修,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综合水平
  3.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鼓励研制、开发网络课件。在34年内实现系部所有课程均有多媒体课件,80%教师都能使用多媒体教学。
  4.重视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教材采用国家级优秀教材,主讲教师主编56部教材和辅导教材。逐步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5.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
  6.完善教学文件资料,实现教学管理制度化
  教学文件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导作用,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教学文件建设,教学管理水平对教学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完善教学文件,实现教学管理制度化是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
  (2)加强教学检查、教研活动记录的管理,做到内容规范、专人负责。
  (3)建立优秀教师档案,学术论文档案,教师业务档案,教学文件档案,使教学过程规范化。
  (4)制定课程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措施、评估方案、检查措施,制定教研室发展规划、教研活动计划等。
  7.严格考试命题要求,实现成绩考核科学化
  考试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也是教师教学质量的具体体现,加强考试命题与试题分析的科学性,将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1)严格考试命题,试题要符合大纲和命题基本要求,要有一定深度、广度,重点突出,难度适当,既要反映知识掌握情况,又要考查能力水平,不但要有适当的难度、区分度,还要有题型变化。
  (22年内完成所有课程的题库建设,实现考教分离。
  (3)改进考试手段和方法。
  (4)对考试成绩实现科学的统计分析,指导教学工作进一步开展。
  四、实施措施
    1.调查摸底,组织申报合格课程建设项目。课程负责人所在教研室在审查教学效果评价的基础上向系部和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对符合合格课程建设条件的申报课程进行评审和立项。
  2.对暂不符合校级合格课程建设条件的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在1年内达到学校合格课程建设条件。  
  3.每年从合格课程中遴选有优势、有特色且符合校级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条件的课程参加校级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的评审并立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条件,力争在近5年内建成2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4.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课程要成立课程组35人(不局限于一个教研室的教师,其中包括负责人、主讲教师、实验教师)。课程组职称结构合理,有适当的教学科研成果。要制定科学的课程建设规划(以达到校级优质课程建设条件和质量标准为目标),建立较完备的课程建设档案。
  5.课程建设列入教研室、系部的教学工作计划。
  6.课程建设经费专款专用,并接受学校的检查。
  7.系部教学督导组对课程建设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8.课程建设两年1个周期,通过两年建设,由学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根据《学校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进行验收、评审。评审合格的课程可申报优质课程,优质课程可申报精品课程。经检查不合格者,取消其称号,并责成课程负责人限期整改,在1年内达到申报课程级别标准或更换课程负责人。
  9.分级建设,责任到人  依靠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分级建设,落实到教研室。
  10.明确目标,合理安排  对拟建的各级各类课程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各自课程的现有条件、建设目标和要达到的质量标准,提出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及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方面以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充分考虑其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支持程度;另一方面从客观实际出发,经过努力,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所前进。同时,要树立课程整体优化的观念,在明确课程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在各门课程的配合和衔接上下功夫,不仅解决一门课程的优秀问题,更要解决模块课程系列课程的整体优化问题,将课程建设放在专业建设、培养模式中进行优化设计。
  11.突出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建设应形成合理、优化的专业教师梯队,以高层次、高学历教师为主体,教师队伍中高、中、初级职称比例合适,课程负责人应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教研室和课程组要有计划地经常开展教研活动,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要有计划、见成效,提高硕士研究生比例。
  12.加强教材建设  一方面采用国内现有的先进教材和精品教材,另一方面根据学校自身的现有条件和专业特点,组织教师自编部分具有一定创新性和特色的教材。同时制作和引进电子教材、课件、教辅、学辅资料,逐步形成立体化教材体系。
  13.进行教学手段改革  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建立音像资料库,建立教学网站,部分课程逐步实现网上教学。
  14.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  以系部、教研室和课程组为基本单位,加强横向联合,加强集体备课(在分工负责的基础上要对备课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及教学研究活动,每年有一定的综合性的教学改革项目或教研项目立项及教学改革成果。
  15.以学生评价、教师互评、自评、督导评估等方式,对各类评估资料收集、汇总,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促使70%以上的教师在3年内教学质量和效果达到良好乃至优秀。
  16.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对于承担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任务并作出突出贡献的课程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在评奖、评优、晋职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于不合格课程和没有达到预期规划目标的课程,限期一年整改,直至评估合格。不能胜任课程教学的有关教师,必须调整其工作岗位,直至缓聘、待聘、解聘。缓聘、待聘期间的待遇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五、建设基金
    校级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设立课程建设基金,每门课程不超过2万元,主要用于一般教学设备、教材、打印资料、题库建设、现场教学录像、多媒体课件制作、上网制作等。

  
                                                             
                                                                                       
医学基础部
                                                                                 二零零四年十二月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医学基础部地址:学校实验楼四楼 电话:0716-8023538 8023533 Email:[email protected]
学校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学苑路87号(南区) 楚源路101号(东区) 人民路4号(城中区) 邮编:434020 电话:0716-8023503 8023504(Fax) 8023542